長征二號F遙十五火箭煥然一新!
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是我國目前唯一執行載人任務的火箭,有著“神箭”的美譽。在此前多次的發射經驗基礎上,長征二號F遙十五火箭進行了全面的升級優化。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副總設計師 劉烽:這次遙十五火箭相比上一發遙十四火箭,一共有45項的(技術)狀態變化。長二F都是零窗口發射,如果發射過程中有任何問題,有可能會造成窗口的延遲,這樣就(會)影響入軌的精度。
長二F遙十二運載火箭有哪些新看點?
更可靠
長征二號F遙十二運載火箭在此前基礎上,共進行了109項技術狀態更改,其中有70余項與可靠性提升相關,再次刷新了自身紀錄,處于世界前列。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指揮荊木春介紹,這些改進不涉及重大技術狀態變化,主要是為了消除薄弱環節。
“在可靠性已經相當高的情況下,再提升,難度可想而知。”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體副主任設計師秦曈說,每一處改進,都體現了研制人員對可靠性的不懈追求,背后都意味著無數次的理論分析、數學仿真和試驗驗證。
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總體主任設計師常武權用考試打比方,從50分提高到90分相對容易一些,但從90分提高到91分,背后的工作并不比從50分提高到90分少。
“為了確保任務成功、確保安全,只要能換來百分之零點零幾,甚至是零點零零幾的指標提升,我們所做的任何工作都是值得的。”航天科技集團一院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副總師劉烽說。
更安全
研制隊伍在追求安全性的道路上從未止步,遙十二運載火箭對逃逸安控體制進行了改進,進一步提高了火箭的安全性。
假如火箭突發意外情況,逃逸飛行器會像“拔蘿卜”一樣帶著返回艙飛離故障火箭。返回艙與逃逸飛行器分離后,打開降落傘,緩緩降落到地面。但開傘過程中,返回艙會受到地面低空風的影響。
研制人員在現有的控制逃逸發動機的基礎上,通過對軟件進行調整,使逃逸飛行器可以向垂直于地面風的方向逃逸,更加安全、靈活。
更靈活
本次發射中,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還首次采用了起飛滾轉技術,更加靈活。
以往,長征二號F運載火箭的任務較為單一,射向基本一致,火箭點火起飛后,經過俯仰轉彎等姿態調整,直接瞄準一個固定的射向,在一個射面內飛行即可。但后續空間站在建造和長期運營過程中,軌道傾角會有一個變化范圍。
火箭要適應這種變化,有兩種方法:一是針對每次任務的軌道傾角,改造瞄準間,確定火箭射向;二是通過火箭自身起飛滾轉適應軌道傾角的變化和射向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