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擇機定向降準什么意思?
定向降準:就是針對某金融領域或金融行業進行的一次央行貨幣政策調整,目的是降低存款準備金率。
定向降準屬于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的正向激勵舉措,與全面降準相比,它更具有針對性,有利于將金融資源更好地投放到“三農”、小微企業等薄弱環節,從而促進經濟結構的調整。
此舉既能增加金融機構的可貸資金,又能降低“三農”、小微企業的融資成本,同時也能起到一定的穩增長作用,從而在調結構、促改革、惠民生協同并進中穩增長。
定向降準對經濟的影響
1、對于宏觀經濟而言:利好。降準將釋放基礎貨幣,影響銀行的可貸資金數量,增加信貸規模,釋放流動性,從而助力實體經濟從金融體系實現融資發展,最終實現刺激經濟增長的目的。
2、對于企業而言:大幅利好。此次降準將重點支持中小微企業、交通物流,以及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的支持力度,尤其是加大房企發債的支持力度。2022年11月22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提出,“加大金融對實體經濟支持力度。引導銀行對普惠小微存量貸款適度讓利,繼續做好交通物流金融服務,加大對民營企業發債的支持力度,適時適度運用降準等貨幣政策工具,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3、對于資本市場而言:利好。首先,降準將使投資者短期信心得到提振。其次,此次降準將助力從寬貨幣(增加基礎貨幣)到寬信用(實體使用貨幣)轉換。從歷史經驗來看,寬貨幣緊信用階段,債券市場將會有不錯的表現,而到寬信用階段,尤其代表市場自主融資意愿的相關科目(居民、企業中長期貸款)開始回升,股票市場將開始有不錯的表現。筆者認為,往未來看,在政策面強烈的穩增長保市場主體訴求下,經濟正在加速從環比修復走向新一輪內生性復蘇期,長期主義投資者應適時抓住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