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華財經怎么了? 文華財經由于近期穿透式監管的落實而陷入了業務停滯期,不過它接下來的舉動卻是讓全行業的期貨公司展開了抵制并且棄用。就目前來說,期貨公司對文華財經的不滿主要有三點:一是不符合監管要求,二是惡意收費,三是其長期坐地起價已難以被容忍。所以目前文華財經的行業地位已經是受到了威脅。 【1】不符合監管要求:最新的監管要求是要求穿刺式監管,因而在中間環節的文華財經就必須改變其業務模式,并且進一步公開數據。而這樣的方式無疑是給文華財經出了一個難題,它必須要大刀闊斧地改革。 【2】惡意收費:從2018年10月10日起,文華財經的交易模塊就開始收費,另外它的APP下單要收費,模擬試用也要收費。這些的收費操作讓不少期貨公司已經是感覺到了不滿,所以這才有這般行業抵制。 【3】長期坐地起價:由于文華財經占據整個期貨交易軟件中的壟斷地位,因而它在本輪事件中還準備向期貨公司收取上百萬的服務器費用,這樣的操作讓不少中小型期貨公司難以為繼,因而這造成了本次事件的爆發。 所以在這些矛盾激化之后,大量的期貨公司發布公告稱要停用文華財經,它們并不愿意為文華財經的系統升級改造而多付費用,同時也不太愿意文華財經繼續保持行業壟斷地位導致它們獲客成本持續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