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純粹的金融業務已經無法滿足日益增長的消費者需求了,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踏上了金融加科技的新道路,對于科技的探索和投入越來越深入。
不過,盡管各家銀行均在嘗試這一道路,從實際投入和落地效果來看,不同的機構相差甚遠??萍甲鳛闄C構的底層基礎設施,很難去判斷一筆投入帶來多大的收益,不過,在部分銀行應用金融科技的案例中,其效益明顯體現在業務運營中,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的經驗或許可以視作一個范本。
6月30日,“2018中國金融科技發展論壇”在上海召開,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總裁助理史紅新出席論壇并在以“銀行智能金融破局”為主題的圓桌對話環節作為發言嘉賓。據介紹,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在自身的研發體系中有很大投入,尤其這幾年業務快速發展的同時,加大了科技人員的資源傾斜。
根據中信銀行2017年年報,中信銀行信用卡全年新增發卡1219.04萬張,比上年增長74.02%,實現信用卡業務收入390.65億元,比上年末增長53.17%;截至2017年末,信用卡累計發卡4957.09萬張,比上年末增長32.61%。
中信銀行信用卡在該論壇中獲得了“2018卓越金融科技創新企業獎”。
多模式并舉探索金融科技
智能化轉型已經成為各家銀行均在大力推進的戰略,而不僅限于大銀行。目前來看,各家銀行在智能化轉型具體路徑選擇上主要有幾大典型的方式,一是自己成立金融科技子公司;二是和第三方機構合作,外包或部分外包;三是成立基金,投資孵化。
史紅新在上述論壇發言中表示,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在研發模式上采用多種形式并行,包括與第三方公司合作,嘗試基金孵化的方式等,同時會選擇長期以來和其有共同愿景,合作質量各方面都有保證的公司來長期建立戰略合作機制。
“基于AI技術搭建機器學習平臺,我們利用大數據開展零售精準營銷,將區塊鏈技術應用于貿易融資和信用卡獲客領域,效果已經顯現?!敝行陪y行在年報中如此表示。
業務層面也有具體體現,比如運用大數據和人工智能技術,推出風險智能決策2.0系統,實現信貸審批即時化;推出自主研發支付工具“中信e付”,實現基于中信卡、銀聯卡的現金、積分、權益的混合支付。
從業務增速上看,信用卡業務是中信銀行增長最快的業務之一。2017年,信用卡貸款余額為3332.97億元,比上年末增長40.45%;信用卡交易量為14922.89億元,比上年增長38.93%。信用卡分期業務保持快速增長,實現分期業務收入201.31億元,比上年增長63.26%。
與互聯網合作共建無界生態
切入金融科技,互聯網公司是繞不過去的一環。近年以來,明顯觀察到金融機構與互聯網公司之間的合作越來越密切。然而其中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以何種模式合作,如何定位各自扮演什么樣的角色,雙方的貢獻及獲取等等。
史紅新表示,互聯網金融快速發展的時候,到底是形成壁壘還是形成生態共贏的態度?最后的定位是擁抱互聯網的變化,形成生態組織。
據了解,中信銀行信用卡中心是業內首家同時與BATJ(百度、阿里巴巴、騰訊、京東)開展深度戰略合作的信用卡中心,這種與互聯網公司合作共建生態的模式正逐步擴大深入。根據年報顯示,2017年中信銀行加快信用卡跨界融合創新,深挖與互聯網公司合作,推出京東小白TWO卡、淘氣卡、貓眼卡、網易云音樂卡、OFO小黃車卡、易鑫卡、得到卡等多款產品,構建覆蓋電商、娛樂、出行、互聯網金融、互聯網資訊等多消費場景的無界金融生態圈。
相信這條新道路將會帶著信用卡行業更進一步,而這些銀行最為先驅者之一也會為其他金融機構帶去經驗?! ?b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