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老,隨著我國現在慢慢的趨于老齡化,這個問題也是非常重要的,我們來看相關的問題:老有所養、病有所醫,是所有人在步入晚年時的最低需求,養老保險就起著這樣的基本保障作用。在大城市工作、生活,卻沒能在當地扎根的年輕人,退休后回到家鄉,怎么領養老金?生活能否得到基本保障?怎么規劃養老?
接著我們大家就和小編一起來看看這個問題相關的回答:基本養老保險由省級統籌。因此,在一個省的范圍內,職工退休后能領到的養老金大體相同。但是省與省之間,尤其是經濟發達程度不同的地區間,養老金數額的差距較大。工作性質、社會其他因素的變化也會造成養老金的差異。
那么首先我們就先來一起舉個例子來看一下,就比如這個青海和北京,兩地生活水平差距較大,養老金也不一樣。目前,北京市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水平為人均2820元/月,青海省平均養老金水平為2285元/月。對于戶口所在地與繳納養老金不在同一城市的情況,按照養老保險法規定,勞動者在同一個城市連續繳納養老保險滿10年并且累計繳納養老保險滿15年,就可以在繳費城市申請退休時領取養老保險待遇。人事檔案、戶口在什么地方,對領取養老保險沒有直接影響。
對于將來退休后,要去異地養老的人群,養老金可以帶走,但是只能按照繳納養老保險的城市當地標準領取。退休后養老的地點是自己選擇的,但是國家不可能根據養老地點的生活情況發放養老金。
針對目前市場上的多種商業養老保險,可以選擇個人"生死兩全"保險。如果被保險人能夠健康生活到退休,保險金將變成養老金,按時發放;如果中途被保險人發生變故,余下的保險金則變成保險賠款,發放給繼承人。這種產品目前市場上有很多,可供參考。
什么是異地養老
異地養老最時尚的養老方式,就是指老年人離開現有住宅,到外地居住的一種養老方式,包括旅游養老、度假養老、回原籍養老等。異地養老是一種新興的養老模式,是未來養老的一個新方向,已經被越來越多的國家、企業和老年人所認可。
異地養老分類
異地療養型
指一些身體健康狀況欠佳但可以遠行的老年人,到環境優美、氣候適宜地區的養老院或療養院進行療養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如有哮喘病的老年人可以到氣候始終溫暖如春的云南去療養。此種方式適合所有老年人尤其是體弱或有慢性病者,但往往費用較高。
候鳥式安居型
是指冬天到南方過冬,夏天到北方避暑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適合所有老年人。因為過冷、過熱都不利于老年人的身心健康,也常常是發生意外的誘因。異地生活對于一些季節性發作頻繁的疾病(如哮喘)還有一定的預防作用。
旅游觀光型
到全國各地甚至國外旅游觀光的一種異地養老方式。不僅可以領略到大自然美麗的風光。還能了解各地的風土人情。適合身體健康及經濟能力較好的老年人。
休閑度假型
適合想到外地休閑度假的老年人。可選擇環境比較幽靜、安逸,適合休閑養老、修身養性的養老院入住。
探親交友型
以探親交友為目的,選擇距離自己的親屬較近、老年活動較豐富、方便結交更多老年朋友的養老院入住進行養老的一種方式。
那么到了最后大家還要注意一點,就是在這之外。這個異地養老按養老方式分,可分為異地集中養老(如入住各地的養老院、老年公寓等)和異地分散養老(住兒女家,親戚家或自己租房子住等)。按居住的時間分。可分為異地短期養老和異地長期養老。總之,老年人在選擇異地養老方式時,應綜合自己的身體健康狀況、經濟能力及愛好。選擇一種適合自己的異地養老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