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救治,就不得不說起社會醫療保險,社會醫療保險有效的緩解了我們看病貴的問題,當然社會醫療保險只能在定點醫院進行就醫,那么可以異地就醫報銷嗎?當然可以,今天,小編帶來的社保資訊就和社會醫療保險異地就醫有關,主要是異地就醫報銷范圍和異地就醫法律規定。下面,請看詳情。
異地就醫報銷分醫保內用藥和醫保外用藥,醫保外不能報。只需要住院手續及醫藥清單和個人醫保卡。報銷時間3-6個月。
1、門(急)診大額醫療補助。
最高支付限額為5500元;起付標準在職職工為800元,滿60周歲不滿70周歲退休人員為700元,滿70周歲退休人員為600元。
報銷比例:三級醫院報銷比例為55%;二級醫院報銷比例為65%;一級醫院報銷比例為75%。
2、住院。
在一個醫療年度內,靠前次住院起付標準,三級醫院1700元,二級醫院1100元,一級醫院800元。第二次及以上住院,三級醫院500元,二級醫院350元,一級醫院270元。
報銷比例:起付標準以上到5.5萬元在職職工報銷比例為85%;退休人員為90%5.5萬元以上至15萬元以下的醫療費用,職工和退休人員報銷比例都為80%。建國前參加工作老工人在三級、二級醫院住院報銷95%,在一級醫院住院報銷97%。
3、大額醫療救助。
最高支付限額為30萬元,職工和退休人員報銷比例都為80%。
按照“十二五”醫改規劃,到2015年我國將全面實現省內異地就醫即時報銷,初步實現跨省就醫即時報銷。
根據人社部、財政部、衛生計生委聯合文件,2015年我國將基本實現地市和省區市范圍內異地就醫住院費用的直接結算,2016年將全面實現跨省異地安置退休人員住院醫療費用直接結算。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財政部聯合印發意見明確,2015年將選擇部分統籌地區和定點醫療機構,依托國家新農合信息平臺,開展跨省就醫費用核查和結報試點。據悉,跨省就醫即時結算,是指醫療保險經辦機構為參加醫療保險的人員在參保地以外的省市就醫時,提供的異地醫療費用即時結報服務。意見提出跨省就醫費用結報時間表。到2016年,全國跨省就醫費用核查工作機制將初步建立,跨省就醫結報試點范圍進一步擴大。,全國大部分省(區、市)基本實現跨省就醫費用核查,跨省就醫結報工作進一步推進。2020年,全國大部分省(區、市)要在具備條件的定點醫療機構開展跨省就醫直接結報。
日前,印發的《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2016年重點工作任務》指出:到了明年,北京異地就醫的住院費基本上可以實現直接報銷。
在其中,大家需要注意的是:先**異地就醫手續,由你單位**,然后在選定醫院就行。另外一種是就是外地急診。轉院手續不是很好辦。
總結:以上就是本文關于2019異地就醫相關內容,希望能幫到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