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險一買就是一輩子,所以很多人在挑選產品的時候,除了會看產品本本身,也會非常關注保險公司。
?
在很多人心中,普通都會認為買保險一定要買大公司的才靠譜,那到底什么樣的才算大公司呢?大公司的產品和理賠一定就更好嗎?買保險到底要不要重點關注保險公司?
?
今天深藍君就跟大家來詳細聊一聊。具體如下:
?
?
?
銀保監會有公布「保費排名」可以用來做參考,它相當于一個官方的「市場份額排名」,排名更加客觀。
?
截至2018年底,人身險保險公司有91家,看看哪些保險公司排名前20?
?
?
?
相信真實的數據,會和很多人的主觀想象不太一樣。
?
在這些大公司中,不但有耳熟能詳的平安和國壽等大公司,也有一些比如君康、建信等之前沒聽過的保險公司。
?
很多人覺得沒聽過的保險公司,就是小公司。保險是一個信息不對稱的市場,如果不主動多去了解,其實很多我們對保險公司的感覺都是錯誤的。
?
?
許多人在挑選產品時,通常會習慣把保險公司分成大公司和小公司,但其實這樣劃分其實是不正確的。
?
很多人口中的大公司,通常是在電視上或者平時生活中看過很多宣傳,或者家附近有保險公司的網點,很多老牌保險公司就是這樣,比如國壽、平安、太平、泰康等。。
?
這些公司成立時間早,發展的時間久,但并不能作為判斷公司大小的較早依據,因為還有很多因素要考慮,比如:
以很多人沒聽過的工銀安盛為例,百度百科資料如下:
?
工銀安盛由全球市值最大的銀行中國工商銀行、全球最大保險集團 AXA 安盛集團、全球 500 強央企中國五礦集團公司強強攜手打造。
公司的股權結構為:中國工商銀行持股 60%,AXA安盛集團持股 27.5%,中國五礦集團公司持股 12.5%。
?
從公司的介紹中就能看到,工銀安盛怎么都無法說是家小公司。所以說并不是聽過的就是大公司,沒聽過的公司就小。。
?
成立保險公司并不像成立一家普通公司那么簡單,包括:注冊資本不少于2億、管理層嚴格選拔、必須有切實可行的籌建方案等。
?
在《成立一家保險公司有多難?》這篇文章中,我就詳細分析了成立保險公司需要的各種條件。
?
另外,即便成立了保險公司,還要接受銀保監會的各種監管,保險公司的主要監管機制如下:
?
?
?
上面的層層監管其實就相當于給保險公司加上了緊箍咒,保險涉及民生,影響社會的穩定,所以國家會更在意其安全性和穩定性,指定非常嚴格的監管體系,以防極端風險出現。
?
截至目前,而不要太看重乎品牌或者和業務員的交情等。
?
?
可能在很多人心里都會有這樣的認知:便宜沒好貨,這和買電視、手機、衛生紙等日用品上基本是適用的。
?
然而在信息不對稱的領域,仍然用價格或者品牌衡量一款產品,則是不理性的。拿醫療行業舉例:看病吃藥不能說便宜的藥就不好,不管用,貴的藥就非常有用,我們普通人是不懂醫學的,沒有辨別哪個藥好哪個藥不好的能力。
其實無論是貴的藥還是便宜的藥,能治病就好,能對癥的藥才是好藥,藥只是工具而已。
?
保險同樣是信息非常不對稱的領域,一家公司同時有十幾款重疾險在銷售,不同產品保障內容差異很大,并不是越貴就越好。
?
?
上表是同一家保險公司的2款不同重疾險產品,保障基本類似,其實B產品比A產品還要好一點,但是價格上確實A產品比B產品還貴了20%。
?
像保險這樣的金融商品,不能只認貴的,一定要知道自己買的產品到底保的是什么?為什么價格貴,貴在那哪里,貴得有沒有道理。只閉著眼睛買貴的,大概率會花冤枉錢。
?
?
買保險自然最在乎理賠,很多人會這樣擔心,那些不知名的公司,理賠會扯皮?
?
我整理了最新的2019年上半年各家保險公司的理賠指標,具體如下:
?
?
?
?
根據理賠的數據來看,不論是像平安、國壽這樣耳熟能詳的大公司,還是不常見到的吉祥人壽、愛心人壽等公司,從理賠速度上來看,差別不太大。
?
符合理賠要求,沒有公司敢不賠,是否能夠理賠,完全取決于是否符合合同條款,而且不同公司為了爭奪市場,還在不斷提升理賠的效率和服務。
?
?
現在社會大家普遍壓力大,普通家庭留給買保險的預算并不多,到底是買一個牌子響的大公司產品,還是選一個性價比高的產品,不少人會陷入兩難。
?
?
品牌知名度很高的大公司,主要有以下幾個好處:
但只看重品牌也有一些明顯的弊端:
不太懂的朋友,只看品牌,買保險只挑公司不看產品。但即使是同一家公司,也有很多的同類型產品在售,不同產品之間差異會很大,有的產品保障也很差。
?
?
我國的人身險保險公司有近100家,如果把視野放得更開一些,那么可選的范圍會很廣。市面上性價比高的產品不少,如果不管公司品牌,其實有很大概率挑選到性價比高的產品。
?
比如現在熱銷的消費型重疾險,就是最好的例子,相同的保額,在保障接近的情況下,其實可以節約很多保費。
?
如果愿意再花點心思,詳細了解,好好規劃一下,就算家庭預算不足,也能買到一份不錯的保障。
?
無論是大公司還是小公司,在挑選一款保險產品的時候,最先關注的一定要是產品本身,保障怎么樣,適不適合自己,而不要太看重乎品牌或者和業務員的交情等。
?
雖然保險并不簡單,但是還是可以通過學習一些知識,從而避免走上保險的彎路的。我過往寫過非常多的保險科普和上千款保險產品測評。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