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如今,網貸是越來越多了,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之中是經常都可以看到大街小巷到處貼滿了貸款的廣告信息。但是我們卻無法辨認真偽,然而還是有很多人跑去貸款,一般額正規貸款是沒有風險的,但是網貸是存在很大風險的。那么網貸受法律保護嗎?下面小編將為您進行詳細的解答。
一、網貸
互聯網金融本質仍屬于金融,沒有改變金融風險隱蔽性、傳染性、廣泛性和突發性的特點。加強互聯網金融監管,是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的內在要求。同時,互聯網金融是新生事物和新興業態,要制定適度寬松的監管政策,為互聯網金融創新留有余地和空間。通過鼓勵創新和加強監管相互支撐,促進互聯網金融健康發展,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互聯網金融監管應遵循“依法監管、適度監管、分類監管、協同監管、創新監管”的原則,科學合理界定各業態的業務邊界及準入條件,落實監管責任,明確風險底線,保護合法經營,堅決打擊違法和違規行為。
網絡借貸包括個體網絡借貸(即P2P網絡借貸)和網絡小額貸款。個體網絡借貸是指個體和個體之間通過互聯網平臺實現的直接借貸。在個體網絡借貸平臺上發生的直接借貸行為屬于民間借貸范疇,受《民法典》等法律法規以及最高人民法院相關司法解釋規范。網絡小額貸款是指互聯網企業通過其控制的小額貸款公司,利用互聯網向客戶提供的小額貸款。網絡小額貸款應遵守現有小額貸款公司監管規定,發揮網絡貸款優勢,努力降低客戶融資成本。網絡借貸業務由銀監會負責監管。
《民法典》第六百六十九條 【借款人應當提供真實情況義務】訂立借款合同,借款人應當按照貸款人的要求提供與借款有關的業務活動和財務狀況的真實情況。
第六百八十條 【禁止高利放貸以及對借款利息的確定】禁止高利放貸,借款的利率不得違反國家有關規定。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沒有約定的,視為沒有利息。
借款合同對支付利息約定不明確,當事人不能達成補充協議的,按照當地或者當事人的交易方式、交易習慣、市場利率等因素確定利息;自然人之間借款的,視為沒有利息。
二、網貸受法律保護
(一)安全
(二)收益
個人認可的收益在8%-15%之間,再低其實對于***來說沒有選擇p2p的意義,而再高的話相對風險也會增加。8%-15%之間應該是一個比較安全平穩的區間。至于一些20%以上的平臺就不說了,風險和收益是成正比的。
(三)資質
業務模式上看:每個平臺都有自己的業務模式,如果自己的業務模式都不能自圓其說,甚至都不在網上披露,那這種平臺也最好不要輕易選擇。
管理上去看:管理團隊專業程度,一般看是否金融風控,互聯網營銷和技術團隊都齊全。
注冊資本上看:在一定程度呈現一家公司的實力,一般選擇千萬以上的
公司透明度上看:公司地址,營業執照,企業法人,借款企業/人營業執照等,借款企業/人照片,資產以及負債率披露,擔保合同等公開,借款合同債權轉讓合同可供下載,是否支持***人實地考察等等。
總而言之,對于網貸受法律保護嗎的問題,雖說是受法律保護,但是小編建議應該盡快歸還,網貸就像個無底洞一樣,所以希望盡量不要去接網貸。大部分的貸款都是有法律依據的,貸款人是受到法律保護的,但是也有由于屬于監管而出現的漏洞,所以小編建議在貸款之前一定要先了解對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