苯乙烯品種概述
苯乙烯(StyreneMonomer,下稱SM)又名乙烯基苯,是用苯取代乙烯的一個氫原子形成的有機化合物,化學分子式為C8H8。苯乙烯常溫下是有芳香氣味的無色油狀液體,其凝固點為-30.6℃,沸點為145℃,相對密度為0.9051,閃點為31.11℃。苯乙烯難溶于水,溶于乙醇、乙醚、甲醇、丙酮和二硫化碳中,暴露于空氣中逐漸發生聚合及氧化。其蒸氣與空氣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爆炸范圍為1.1%―6.01%,遇明火、高熱能引起燃燒爆炸。
苯乙烯單體是一種重要的有機化工原料,是苯最大用量的衍生物,是生產塑料和合成橡膠的重要原料。主要用來生產聚苯乙烯樹脂(PS)、聚苯乙烯泡沫(EPS)、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樹脂、苯乙烯-丙烯腈(SAN)樹脂、不飽和聚酯樹脂(UPR)、丁苯橡膠(SBR)和丁苯乳膠(SBL)以及苯乙烯系熱塑性彈性體(如SBS)等。這些產品廣泛用于汽車制造、家用電器、玩具制造、紡織、造紙、制鞋等工業部門。此外,它還可以作為醫藥、農藥、染料和選礦劑的中間體,用途十分廣泛。在乙烯衍生物產品中,苯乙烯是僅次于聚乙烯、環氧乙烷、氯乙烯的第四大乙烯衍生物,苯乙烯系列樹脂的產量在乙烯基合成樹脂中僅次于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列第三位。
苯乙烯產業鏈特點可概括為“上承油煤、下接橡塑”――上承石油化工與煤化工兩大產業鏈,下接合成樹脂和合成橡膠兩大產業。
從質量指標看,苯乙烯的現行國標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標準―工業用苯乙烯》(GB/T3915-2011)。該標準適用于乙苯經脫氫、精餾等工藝過程而制得的工業用苯乙烯。該標準規定了工業用苯乙烯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及包裝、標志、貯存、運輸和安全。
該標準將苯乙烯分為優等品、一等品和合格品,質量指標包括外觀、***、聚合物、過氧化物、總醛、色度、乙苯、阻聚劑等8個,其中外觀、***、聚合物、色度、乙苯、阻聚劑為出廠檢驗項目。在正常情況下,每月至少進行一次型式檢驗。
從包裝、存儲和運輸要求看,苯乙烯應裝入干燥、清潔的專用罐車、船或鍍鋅鋼桶內(桶裝苯乙烯每桶凈含量160kg。桶口應予密閉,防止苯乙烯滲出及水分滲入),并加適量的阻聚劑(對-叔丁基鄰苯二酚,下稱TBC)。容器上應標明:生產企業名稱、產品名稱、商標、生產日期或批號、凈含量、產品執行標準編號。按GB13690的要求標有明顯“易燃”“危險品”標志。罐車及貯存容器等同樣要有明顯標志。
運輸過程中,應執行交通運輸部門有關規定,并應防止雨淋和日光曝曬。苯乙烯應貯藏在25℃以下或冷藏倉庫內,以防止聚合變質。
生產工藝上,目前全球已經工業化的苯乙烯生產方法主要有:傳統乙苯脫氫法、乙苯脫氫-氫選擇氧化法及乙苯/丙烯共氧化聯產PO/SM法。前兩者約占苯乙烯生產能力的份額超過80%。
全球苯乙烯行業發展概述
2018年全球苯乙烯產能為3410.1萬噸/年,產量為3024.1萬噸,裝置開工率為88.7%。2013―2018年,全球產能、產量和需求的年均增速分別為1.2%、2.1%和2.1%,裝置開工率提高了4個百分點。
2018年亞洲地區苯乙烯產能達到1817.3萬噸/年,占世界總產能的53.3%;產量1664.9萬噸,占世界總產量的55.1%;消費量為1883.5萬噸,占世界總量的62.3%。產能、產量和消費量均居世界各地區之首。目前,我國是世界最大的苯乙烯供應國,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消費國,產能占全球產能的25.3%。除我國之外,亞洲的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省以及中東地區也是世界主要苯乙烯供應區域。由于地區內需求的增長快于產量的增長,近幾年亞洲地區凈進口量逐年增加,亞洲地區貨源以供應本地區為主。
北美和西歐也是全球主要的苯乙烯生產和消費地區,2018年產能分別占世界的17.2%和15.2%,消費量分別占世界的13.2%和14.3%。
在全球苯乙烯主要生產企業中,歐美占一定優勢。2018年全球苯乙烯生產能力前10家公司產能達1670萬噸/年,占全球總產能的49.0%,其中以北美和西歐地區公司居多。位居前10位的企業中包括兩家中國企業,分別為中國石化集團公司和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分別位居世界第3位和第9位。2018年兩家中國企業合計產能占世界總產能的10%左右。
從全球消費量看,苯乙烯下游衍生物主要是苯乙烯系列樹脂及合成橡膠,其用途可代替天然材料,廣泛用于電子工業、汽車工業和日用輕工產品等領域。2013―2018年,全球苯乙烯消費量從2727萬噸增至3022萬噸,年均增長2.1%。
其中,通用聚苯乙烯(PS)是苯乙烯最主要的下游衍生物。2018年全球PS消費苯乙烯占總消費量的33.9%。2008年后受到全球電子電器行業結構調整,全球GPPS和HIPS消費經歷了緩慢下跌,2016年后開始企穩,2018年全球PS產量為1055萬噸,約消耗苯乙烯為1024萬噸,但占苯乙烯消費量的比例從2013年的37.0%下降到2018年的33.9%。EPS是目前苯乙烯第二大下游衍生物,2018年用于該用途的苯乙烯量占總消費量的22.4%。EPS主要用于建筑保溫材料和緩沖包裝材料,下游消費結構相對單一,增長主要與房地產、電子電器、易碎產品及冷鏈包裝行業相關。2013―2018年均增長率為2.5%。
我國苯乙烯進出口情況
國內苯乙烯需求旺盛,2006―2018年我國苯乙烯出口很少而對進口的依存度高。2006年我國苯乙烯進口量為234.3萬噸,之后逐步增長,截至2015年,苯乙烯進口量達到頂峰374.4萬噸,2018年進口量急劇下降到291.4萬噸,主要是因為國內新增產能的快速釋放。
2006年以前,因國內苯乙烯嚴重供不足需,對進口貨源高度依賴,2004年進口依存度高達75%。2006年度,隨著國內新增苯乙烯產能的釋放,國內苯乙烯進口依存度由2005年的65%直降至2006年的52%。2007―2009年間,SM主要下游產品產量增長快于SM產量增長,且2009年度新增產能多集中在下半年,部分裝置雖然建成但并未正式投產,從而進口依存度較2006年連續三年反彈。2010―2018年間,隨著國內企業已有大型裝置擴容以及多套新裝置投產,國內苯乙烯進口依存度逐年降低。
從我國苯乙烯月度進口量看,各月相對均衡,單月進口量保持在24萬―31萬噸左右,沒有季節性變化。而且如此均衡的進口數量,說明該市場非常成熟,國內需求也應該主要以長期訂貨為主,且國內接貨單位對國際市場價格接受程度很高,說明國內苯乙烯需求主要是硬性需求,投機性不高。
在進出口貿易方式上,近年來苯乙烯進口貨物貿易方式持續多樣化,其中一般貿易方式占主流地位,從2018年統計數據來看,一般貿易量為247.4萬噸,占84.9%;其次為進料加工貿易,貿易量為21.9萬噸,占7.5%;第三位是保稅監管場所進出境貨物貿易,貿易量14.5萬噸,占比5.0%。2014―2016年間,一般貿易方式所占比例逐漸上升,而對外加工貿易呈萎縮趨勢,這與國內內需增大、出口受限的總體市場格局有關。2018年進口量有所下降,一般貿易比例比2016年有所下降,對外加工貿易有所上升,主要是由于國內產能逐漸釋放,進口量進一步下降的同時***了對外加工貿易的發展。
我國因旺盛的市場需求和巨大的市場缺口,為世界過剩的苯乙烯能力提供了消化空間,很多石化工業發達國家或地區紛紛將產品投入到我國市場。我國進口的苯乙烯主要來自韓國、沙特、日本、伊朗、美國、新加坡等地。2018年,由于對原產自韓國、美國和中國臺灣省的苯乙烯征收反傾銷稅,韓國失去了長久以來的對我國的苯乙烯出口量靠前名的位置。2018年,我國進口苯乙烯量排名前三的國家和地區分別為沙特、日本以及中國臺灣省。
2008年,國內苯乙烯進口來源地前三名分別是韓國、日本、中國臺灣省,由上述三地進口的苯乙烯數量占總進口量的86%;2009年開始,中東新投產裝置憑借其豐富的石化資源、成本低廉的優勢迅速搶占市場份額。2009―2012年間,中東貨源所占比例逐年提升,日韓貨源所占市場份額被逐步擠壓。2012年起從沙特***進口的苯乙烯數量超過日本排名第二。2018年來自沙特***的苯乙烯為76.1萬噸,該國成為我國的靠前大苯乙烯進口來源地。
我國苯乙烯貿易流向及價格波動分析
我國苯乙烯產銷及進口均主要集中在華東、華南地區,其中華東是最大的產銷地,同時是最大的進口及貿易集散地。2018年,從生產來看,華東、華南產量分別為327.4萬噸和104.2萬噸,產量占比分別為46.8%和14.9%;從進口來看,華東、華南進口量分別為255.2萬噸和59萬噸,進口量占比分別為79.5%和18.4%。從區域凈流入來看,由于苯乙烯下游主要集中于華東地區,因此華東地區也成為全國苯乙烯貨源的集中貨源流向中心;東北地區貨源除供應本地外,部分流向京津及山東地區,但具有一定的季節性。西北地區主要以當地銷售為主,少量銷售至華東地區。華南地區主要以供應周邊為主。
近年來我國苯乙烯價格波動劇烈,以華東地區苯乙烯價格為例,2014―2018年價格波幅分別為88.6%、68.4%、55.7%、48.8%、66.7%。影響苯乙烯價格的因素,不僅包括原油、乙烯、純苯等上游原料品種,以及EPS、PS和ABS等下游產品的供需關系,生產和消費企業的開工情況、社會庫存情況,也會對苯乙烯的價格產生影響。
從上游原材料來看,價格影響因素眾多,原油價格波動只是其中之一。從近幾年的走勢上看,苯乙烯價格與原油價格相關性在0.73。純苯及乙烯單體作為苯乙烯的直接原料,主要影響苯乙烯的生產成本,同時影響裝置是否能正常開工。但由于純苯及乙烯單體受原油波動影響較大,因此市場商家與下游廠家往往對國際原油關注力度較大,而對純苯及乙烯單體關注力度相對較小。在市場上經常出現石化企業裝置停車待料而使得貨源減少,該企業貨源價格上漲的情況。
從下游產品來說,EPS、PS和ABS是苯乙烯最主要的三大下游產品,其市場供需情況對苯乙烯的價格存在較大影響。從近幾年的統計結果看,苯乙烯價格與EPS價格相關性為0.97,與PS價格相關性為0.91,與ABS價格相關性為0.79,均有較強的相關性。
庫存方面,我國苯乙烯倉儲企業主要集中在江蘇江陰、張家港、南通、常州等華東地區。華東也是苯乙烯主要的產銷以及進口地區,當地庫存水平與苯乙烯價格表現為負相關,相關系數為-0.16,具體體現在庫存水平較高,價格走低;庫存水平較低,價格走高。
以上信息希望對您有所幫助,關于此問題有不太清楚或疑問的,可以點擊頭像聯系我,歡迎隨時咨詢,預祝您投資收益長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