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中介另辟蹊徑,將奶媽的服務范圍擴展為成年人哺乳。在利益的驅動下,買賣雙方在灰色地帶越走越遠,“如果有必要,還可以對著***喝奶”,只要開得起價格,奶媽很少有異議。
奶媽們在“毒奶粉”與“拒絕親自喂養”的情境逼迫中,在種種現實需求的召喚下粉墨登場了。雖然收入不菲,但這個行業因為沒有制度保障,也沒有執業規范,奶媽們一直行走在灰色地帶,不得不從“育嬰師”、“月嫂”等人們熟知的行當里“借殼上市”,奶媽一個月可以收入多少錢?
奶媽售乳月入近萬
很多媽媽們都經歷過這樣的事情,要么乳水充足孩子完全喝不完,要么一點一滴都沒有,只能依靠奶粉來喂養孩子。通常奶水充足的媽媽會把多余的母乳儲存下來放在冰箱里,但是時間一長且喝不完就會變質無法食用。
正因為有供有求,才會出現人體母乳買賣的市場。無論是網上還是線下,隨處都可以找到買家和賣家,甚至還出現了專門售賣母乳的網站,按照儲量和新鮮程度的不同,售價可以是15元每袋-60元每袋不等,而當天的新鮮母乳,價格可以賣到150元每袋,一袋是150毫升。
事實上,母乳買賣早已經在成都“悄然”進行,近日,成都的一家家政公司被發現在售賣母乳,該家政公司的月嫂或者保姆向奶水充足的雇主收購母乳,再轉賣給附近小區的其他媽媽,根據改家政公司的工作人員稱,母乳充足的奶媽除了孩子的正常供應以外,一個月還可以掙到七八千元。
我國的人口基數本來就很大,再隨著二胎政策的放開,可想而知母乳的市場到底有多大。事實上,除了喂養需求,母乳衍生品也已經出現,比如母乳面膜、母乳手工皂等等。并且國外也興起“母乳儲存銀行”,主要為早產兒提供母乳。成都尚未發現有“母乳銀行”類似的機構,但在廣州、南京等地已經相繼成立了母乳庫,供有需要的嬰兒使用。所以奶水過多的媽媽可以向母乳庫捐贈,或者自己制成母乳衍生品之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