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新入市的小白,或者老鳥,如何分析一只股票?能否用一篇文章進行說明,即要講過程還要講方法,這是一個挑戰,我們的目的是要知道這支股票好不好和貴不貴,因此只需要對公司定性,然后定量估值即算完成,至于其他多余的信息可以留著以后慢慢去消化,不然持股的時間就會夠你無聊的了,經反復修改刪減,按步驟表述如下:
填空,主要信息來源于企業官方網站、招股說明書和年度報告(雪球和巨潮資訊都有),將公司的行業地位、主營業務、實控控制人、管理團隊、歷史沿革、關聯企業、分子公司、組織架構、競爭對手、盈利模式、市場空間、營收預測、主要風險和看點,分門別類地摘錄下來,數據要求是的、客觀的,可以用自己的語言簡要表述,但為了有據可查,最好先定一板草稿,就是將原始資料復制或截圖過來,然后再自行加工,這樣即保留了出處,又經過了消化,這個工作做完,你對公司的基本情況已經了如指掌了,雖然這一步比較容易,但并不簡單,需要逐步閱讀主要資料,這個時候你已經超過了F10,超越了大多數***者。
也是填空題,將公司近三年,最好是上市以來的營業收入和增長率、凈利潤和增長率、毛利率、負債率、凈資產收益率、凈利率、經營現金流、分紅情況等數據全部找出來,自己做成圖表,雖然網站上找得到,但指標的選取和排列各不相同,看不到重要性和關聯度。
自己分析最終目的是要找到指標的趨勢或區間,從而能夠對未來經營業績進行預測,當然要結合公司資本運作,經營計劃和產能產量的布局綜合分析,經營指標數值的取舍也是非常重要的,比如通過對收入增長的預測,得出收入數據,再通過凈利率的取值得出凈利潤數據,這都是一環套一環的步驟,因此要求歷史數據盡可能地翔實。
能夠計算出公司的經營數據,那么估值就是相對簡單的事情了,雖然不可能做到準確估值,但如果前面的工作做得比較扎實,那么估值區間就會八九不離十。
估值無非就是業績與預估位數的乘積,即估值=預期業績*市盈率區間,每股價值=每股收益*市盈率位數,就是這么簡單,但又靈活多變,因為估值永遠針對的是未來,是不確定的。
股價包括公司歷來增發、增持、技術走勢的重要價格,還有市盈率、市凈率、股本、股東、人均持股、籌碼分布等等,也可以說是技術分析,還包括對市場的理解,同時也是去對比你的估值是否準確可靠,股票分析的核心就是評估價值與價格之間的偏差,你對價值評估得越準確,那么價格偏差越大對你的機會就越大,而價值評估的基礎是建立在對企業運作和經營業績的準確預測上,因此需要盡可能地客觀、保守和長期跟蹤,因為你跟蹤的越長,對預測的參數就會把握得越準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