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世界開始進行寬松的貨幣政策之后,通脹開始逐步掛在了每個人的嘴邊,因為我們的錢已經(jīng)在逐步貶值。那么通脹率到底是怎么計算的呢?我們怎么樣才知道通脹率開始上漲了呢?
通脹率計算公式是什么?
通脹率的計算公式為CPI=(一組固定商品按當期價格計算的價值/一組固定商品按基期價格計算的價值)×100。簡單來說,它就是以某一年商品價格為基數(shù),然后再用當前這一年的商品價格去比較,最終的比率就是通脹率。另外要注意,通脹率的全名叫通貨膨脹指數(shù),也就是CPI,或者可以叫消費者物價指數(shù),它們都是一個概念。
在我們生活中,我們有時候會比較今年買一個物品的價格,明年買一個物品的價格,中間若是漲價了,那么對我們來說就是支出變多了。在國家統(tǒng)計局的眼里,當前的物價水平高低通常是本月跟上月的物價比,如果本月物價比上月物價高了,高出多少百分比,那么CPI就是多少物價上漲了,錢能購買的東西就相對少了。
因而通脹率的計算公式還是比較簡單的,基本上能反應到市場價格的直接變化。